林美莉:「普普蔣介石,潮流與點滴」
在臺灣,他曾經被歌頌為「大革命的導師、大時代的舵手」。在中國,他一度定位為「赤色將軍」,而後長期被釘上「頭號戰犯、人民公敵」的稱號。不管是崇敬也罷,痛恨也罷,他,蔣介石,與許多人的生命經驗「長相左右」,匯成近代歷史的漫漫長河。
最近幾年,蔣介石的日記被送到美國,以及其公開供學界運用,無疑是近代史研究領域值得注目的一個重大 事件。在中國或在臺灣,有據此連出數本專書者,亦有將過去雜論紛紛再版者,眾人競思如何和蔣介石沾上邊(即使只是為他接電話或站衛兵)以求販售一己親身經歷。影響所及,他在西方世界的定位,從「失去中國的那個人(the man who lost China)」,到「民族主義者」,到「現代新儒家」,光譜不斷調整。
從市場行銷的角度而言,中國寫手挑戰官方論述,大幅翻轉蔣介石的刻板形象,讓蔣介石研究從「險學」變 成「顯學」,讀者在驚嘆處處浮現新知之餘,也促成無限商機,共同推動了這一波蔣介石研究的風潮。不過,中國 官方對於「蔣介石」作為學術研究課題,則仍顯遲疑。2008 年11 月1-2 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舉辦「民 國人物與民國政治」學術研討會,提交20 篇文稿,其中有12 篇以「蔣介石」為主題,而且都運用了新開放的蔣氏 日記。會議主辦人不無遺憾地表示,他們原先嘗試以「蔣介石與民國政治」作為申辦主題,未獲批准,只好更換題 目。推測原因,是在中國大陸舉辦的會議若冠上個人姓名,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紀念的意義性質。此會議的論文集最 近出版,序言提到:蔣介石是研究20 世紀上半葉歷史極為關鍵的一位人物,他長時期統治中國,在爭取國家統一、 維護國家主權及促進中國現代化發展方面,有成有敗,是非功過,給研究者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間。蔣氏長達55 年的日記,提供許多珍貴的資料,使後人對許多歷史事件的瞭解更為準確;可以預料,蔣氏日記對民國史研究的衝 擊和推動還將進一步展現出來。
2008 年11 月北京的會議結束之後不久,本院近代史研究所隨即於12 月27 日舉辦「開拓或窄化?:蔣介石日 記與近代史研究」研討會。會議開章明義指出,在中國近代的巨變年代裡,蔣介石作為國民政府與中國國民黨的領 導人,他所見所思的內心世界是近代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層面,蔣氏日記或可提供學者探索其思想如何轉變的線索, 從中看出一個更多面、更真實的蔣介石。然而,在眾多學者抄錄這批日記並且積極進行撰述與發表研究論文之後, 是否能夠滿足學術界對開拓歷史研究的期望,還是反而限制了學者的研究視野?展望未來,由於蔣氏日記的持續開 放與利用,是否能夠對於蔣氏個人研究與近代史的相關課題,激發新的契機?基本上,臺灣學界肯定蔣介石日記的 重要性,但對於其能夠在多大幅度地改寫中國近代史,則並未抱以太高的期望。暫且不提蔣氏日記中有太多不寫的 部份,檢視留存記事,至多只能發揮補充現有史料的作用。臺灣出身的學者,對於中國大陸學界「揀到籃子裡的就 是菜」,選取蔣氏日記片斷未予分析即大作文章的作法,多持保留態度。
西方學界對於蔣介石的觀察,從2008 年4 月在亞特蘭大舉行的AAS 的一個panel,透露些許端倪。大家同意, 蔣介石並不容易被人瞭解,原因不僅在於蔣是一個複雜的人,關鍵是蔣身處於許多複雜而有爭議的事件核心,而那 些事件塑造了近代中國。更重要的是,蔣戴著多層面紗,這往往掩蓋了他的真實面目;這些面紗有些是蔣自己披上 去的,有些是他人在蔣生前或是死後給他的。其中,「後冷戰時期的視角」,給蔣戴上了一塊基於美國對中國共產黨 以及稍後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識面紗,學者輾轉於共產主義國家與自由世界的對抗所帶來的障礙與偏見,不 能自拔。基於這次交流基礎,2009 年8 月7-10 日在加拿大女王大學(Queen’s University)舉行「重新評價蔣介石: 一次國際性對話」(Re-assessing Chiang: An International Dialogue)的工作坊,計有18 篇文稿投入討論,是目前西方 學界規模最大的蔣介石學術研討會。學者重新審視了幾個與蔣介石及其領導有關的長期爭論:他是國家統一的維護 者,還是分裂勢力的製造者?他是現代主義者,還是傳統主義者?他僅僅是一個強權主義者,還是民族事業的守護 者?一些學者追溯蔣介石負面形象的來源,另一些學者則以回到歷史現場去理解蔣氏與外國、中共以及國民黨黨內 人士交往時所進行的政治折衝,還有一些學者證實家庭成員及其親信對蔣的影響。至於蔣氏日記,學者公認「它為蔣以及他對當時複雜事件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表述」。
歷史學者論析蔣介石活著時候的政治運作,至於死後的紀念與評價,涉及政治風向的變動,向由政客和官僚負責。曾經,在專司紀念的殿堂,蔣中正高聳座像旁懸掛著面具風箏,公園散置的銅像則面面相覷,無言對望。隨後,中正紀念堂從2008 年11 月開始著手規劃更新蔣氏文物展示室,並在教育部的主持之下研擬佈展方針。經過歷時半年的多次會商,2009 年6 月間,中正紀念堂為「永懷領袖文物展示室」提出了一份〈蔣中正總統常設展改善提要〉,把蔣氏一生分成革命世代、新興中國和臺灣經驗三大區塊,嘗試把蔣氏個人經歷與百年歷史流變結合起來,但被與會官員批評「潮流太強、點滴太小」,希望加強蔣中正個人的陳述,而這又與主張避免聚焦蔣氏一身引發威權崇拜聯想的學者意見,形成正面衝突。這份提要至今尚未定案,靜待層峯拍板。
潮流抑或點滴,孰重孰輕,委實難以拿捏。研究者本其專擅術業,不但對蔣介石一生事蹟予以各自解讀,對於蔣氏日記也是各自表述。其結果,蔣介石研究確實豐富化了,卻也造就出一張張破碎的臉,沒有人敢宣稱掌握蔣介石的全貌。可喜的是,各方對蔣介石的不同理解,也為跨國合作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與條件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在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資助下,鳩集海內外46 名學者,執行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,成員之廣堪稱空前。2009 年9 月14-16 日,中研院近史所舉辦「蔣介石的權力網絡及其政治運作」研討會,提出26 份研究構想或是正式文稿,即為此一研究計畫的第一年期中成果。會議的共識是,蔣介石個人的人格和內心雖或有其弱點,然其影響則不容忽略,故其家族及幕僚對於政治運作的影響程度、蔣氏的領導風格、人際關係與國際關係等等問題,都值得繼續深究。同時,蔣介石也是一個國際人物,學者必須擴大視野,跳脫單一國家觀點,加強與其他周邊國家資料與詮釋的交流,從亞洲歷史及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待蔣介石。
在此之前,本院近史所曾於2005 年組織「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」研究群,臺灣與日本的學者嘗試共同研究,召開學術討論會議之後,以中文及日文分別出版論文集。由於有成功的合作經驗,這一次的三年計畫,即在原先臺灣與日本成員基礎之上,邀約中國、韓國、美國及英國的學者,共同組織「蔣介石研究群」,重新出發。目前規劃了三大主題,即:蔣介石權力網絡的建構、蔣介石政權的挑戰、蔣介石與國際社會的互動。在三大主題之下,暫分九項課題,包括:蔣介石的歷史傳承與時代挑戰、蔣介石決策的人際因素與國際環境、蔣介石與中共的競合關係、蔣介石與知識界、蔣介石與軍政財經界、蔣介石與情治特務系統、蔣介石與地方政權、蔣介石的邊疆政策與亞洲關懷、蔣介石的政治挫敗與轉機。每項課題,均有來自不同地區的學者,進行研究與對話。2009 年秋的集會已初見成果,兩年之後將編刊成書,即朝向把學者單獨研究課題的點滴,匯聚成為觀照蔣介石一生與近代中國變遷歷程的潮流。
(原載《中央研究院週報》,第1244期)
本文作者林美莉,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,本研究群成員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