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訊: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: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

書名: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: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
作者:郭岱君
出版日期:2015/05/27
裝訂:平裝
頁數:264
EAN:9789570845655
出版社:聯經
系列:聯經文庫

作者簡介:
郭岱君,現任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,專研經濟發展、中國政經現勢、近代中國歷史檔案研究。曾擔任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所講座教授、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講座、中華民國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兼新聞秘書、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副教授、行政院新聞局駐波士頓辦公室主任。

內容簡介:
台灣在1954年開始民營化,10年之間,脫胎換骨,30年之後,已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,經濟轉型也帶動了台灣社會、政治的快速發展。改革一向艱難,台灣究竟是怎麼走過來的?

作者郭岱君在本書《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: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》表示,許多人以為台灣一開始就是市場經濟,其實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台灣時,台灣是個典型的計劃經濟體系,三分之二以上的產業屬於政府或國民黨。
不可思議的是,台灣竟然在1954年開始經濟大轉彎——民營化,然後,在十年之間,台灣經濟脫胎換骨,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,而且是個效率高、生產力強的現代化市場經濟。
這一連串的改革與轉型,造成長達三十年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,並帶動社會及政治的改革。但是,很少人知道台灣是怎麼走過來的。改革一向艱難,甚至慘烈。台灣的政經領袖不可避免地經過無數次的政策辯論、路線競爭、甚至政治鬥爭。
作者郭岱君使用第一手資料(口述訪問、當事人日記、文件)重現當年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改革歷程。《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: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》就是展示台灣經濟轉型成功的祕訣。在兩次財經大辯論中,國民黨的領導人為什麼竭力扶植私營企業?為什麼同意採取出口替代策略?為什麼願意進一步深化改革,把掌握在手中的社會資源放出去,還樂觀民間政經勢力的滋長?……
本書以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避台灣、嘗試不同的經濟路徑為起點,到1960年揮別過去的計畫經濟思維,全方位朝市場經濟發展為止。第一章重在歷史回顧,簡要地介紹台灣自1895年割讓日本之後,為期整整半個世紀的經濟狀態,以及1945年中國國民黨收回台灣所建立的新經濟體制,直到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為止。第二章重點介紹蔣介石與陳誠立志改革的決心與行動。除了國民黨本身的改革之外,還包括台灣的幣制改革、土地改革、地方自治等。第三章敘述台灣第一次財經大辯論,這是國民黨的歷史上少有的一次意識型態之爭。從1952年底到1954年春,台灣朝野就什麼樣的經濟體制最能有效地創造財富問題展開論戰。第四章勾勒1957年台灣第二次財經大辯論,焦點是:要不要放鬆政府對外匯貿易的控制?第五章探討的是台灣如何在外匯貿易改革後,把改革的範圍擴大到財經以外的其他層面。第六章以個案分析為主,探討那些改革推手的經歷、思想,以及彼此間的互動。這一章特別敘述兩次財經辯論中,決策者如何通過對經濟問題的認知改變,調整他們的信仰,從而在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上達成共識。第七章綜合分析台灣經濟順利轉型的關鍵因素。

目次:
序(朱雲漢)
寫在前面(前言)
第一章 台灣的新統制經濟1945-1949
第二章 將革命事業從頭做起:黨的改造、土地改革、地方自治
第三章 第一次財經大辯論:計畫經濟還是自由經濟?
第四章 第二次財經大辯論:如何推動外匯貿易改革?
第五章 第三次財經大辯論:是否推動全面的改革?
第六章 改革的推手:政治領導與財經官僚
第七章 政治領袖、制度轉型、新市場經濟興起

留言

熱門文章